这样的解释,宝宝的命运就很难说了
从去年年底开始。
江苏常州钟楼区蓝天花园社区的一户居民屋内。
时不时传出婴儿的啼哭声。
这让隔壁邻居和社区
感到很疑惑。
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。
这间屋子住的是68岁的低保户吴师傅。
他一生未婚且无儿无女。
那么,一个孤寡老人的家里怎么会传出婴儿的哭声呢?周围好奇的居民也试图向吴师傅打探,吴师傅总轻描淡写的告诉大家:孩子是朋友家的,只是时不时到家里来玩耍。这样的解释,听起来合情合理,但也有人觉得婴儿的啼哭声太过经常,吴师傅可能另有隐情。
疑惑重重
六旬孤老家中传出婴儿哭声
9月份。
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常州启动。
蓝天花园社区书记尹红珍带领小组成员
在社区开展摸底调查工作。
普产员上门“三件套”
尹红珍从事社区工作二十年,经历了两次全国人口普查,她在上门对吴师傅家进行人口信息登记时,见到了吴师傅家中的婴儿。吴师傅知道再也瞒不住了,对尹红珍道出了一个他焦虑了近一年的秘密。
秘密揭盅
小小“黑户”命运多舛
原来,这个婴儿是吴师傅的亲生骨肉。
吴师傅坦言,自己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在常州生活的外地女人,一来二往后,这个女人怀孕了。去年9月,孩子呱呱坠地。女人生下孩子后走了。对于这个在晚年,突然降临的孩子,吴师傅有点手足无措:自己是低保户,养活孩子都成问题,更别说教育了,甚至一度想把孩子送人。
直到现在,尹红珍想到那一幕还唏嘘:昏暗的屋内,那仅有的一袋敞着口的杂牌奶粉,小小的婴儿躺在大人的床上,吮着自己的手指。“九月份天气也有点凉了,孩子还穿着短袖短裤,衣服黄黄灰灰都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是什么。”“我去的时候,吴师傅正准备给喂孩子喝粥汤,我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不给喝奶粉啊,他告诉我说,奶粉太贵了,要和粥汤搭着吃,要不然根本喂不饱。”
孩子周岁了还没上户口。吴师傅误以为孩子是非婚生子,只能是“黑户”上不了户口。所以,他一直对邻居们隐瞒孩子的真实来历。
宝宝现在已经一岁两个月了
大国点名
扭转了父子命运
尹红珍说:“要不是入户进行人口普查,宝宝的命运就很难说了,即便不被亲生父亲遗弃,也可能要一直当黑户。”
宝宝的真实身份信息,需要认定。尹红珍和社区立即了相关部门和机构,首先对宝宝和吴师傅进行了亲子关系鉴定。可鉴定所需的三千块费用,让吴师傅根本掏不出来。尹红珍启动了社区爱心善款,帮吴师傅解决了近一半的费用。
在确认父子关系后,今年的10月28日,宝宝顺利办理了落户。同时,为了保障孩子今后的生活,社区还帮宝宝申请了低保。
吴师傅这对父子信息,一起录入了此次人口普查表中。
宝宝的户口信息
“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,你不能随意遗弃,要犯法的。”这句话尹书记对吴师傅反复强调,“如果生活实在有困难,来找社区,我们都会尽力帮忙。”
在尹红珍的办公室里,记者看到一堆婴儿用品。“这些玩具虽然旧了,但是我们清理的很干净。”“这双鞋子太大了,宝宝要过几年才能穿咯。”“我们现在谁家里有用不着的婴儿用品,都会带过来,以后宝宝肯定用得着。”这俨然成了社区办公室的一种默契。
如今已经一岁两个月的宝宝,身体健壮,活泼可爱。“小家伙就是特别能吃,一点不挑食,给啥都吃,很少哭闹,懂事的让人心疼。”
社区为宝宝“攒”的生活用品
这次上门普查,让社区普查员发现了宝宝的存在。宝宝不仅摆脱了“黑户” 身份,从此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在阳光之下,在之后生活和教育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障和援助,还收获了社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关爱。
通过这次普查走访,尹红珍更能理解“大国点名,一个都不能少”的深意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宝宝
宝宝,词语,常见于生活之中,是对婴儿、幼儿的昵称,现收藏于汉语词语字典之中。宝宝是比儿童小的孩子,是爸妈或家人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。孩子对于父母来说,都是宝贵的。古时候,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都是如获珍宝。在父母眼里,孩子都是宝贝。